中日茶道室起源文化
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
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
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为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
茶心佛心,何共何殊?一盏清茶。
下面为大家追溯茶室的起源,了解一下中日茶室的差异以及后面分享一些家居茶室的设计案例供大家参考。
茶室的起源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茶室的萌芽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随着佛教传入、道教兴起,饮茶已与佛、道联系起来。
在道家看来,茶是帮助炼“内丹”,升清降浊,轻身换骨,修成长生不老之体的好办法;
在佛家看来,茶又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

而茶在晋代已作为零售饮料,
在市场上出现这种简易的流动的茶摊没有固定的场所这种“没有空间的茶室”随走随卖,
美其名曰“提壶弼茗”这就形成了茶室经营的雏形。
茶室的兴盛
古时茶馆,出现在唐朝开元年间,称之为茗铺,以店铺形式的茶室初步形成。


点茶、焚香、插花、挂画,而点茶其称一艺,透过味觉充实涵养与修为,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乃宋代雅致生活的体现。
所形成了文人的风雅、皇室的奢华、民间的质朴、寺院的清淡这个时候的茶室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社会功能。

其上承唐代精致的煎茶法得以创新,点茶法成为了当代时期饮茶的主流方式,
不再直接将茶熟煮,而是先将茶饼压辗成粉末盛入盏中。
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以水冲入,随即用茶筅快速击拂,使之产生沫浡再饮用。

斗茶亦是宋代茶事的一大活动,流行于文人雅士之中。
以猜测茶叶产地、辨别采摘时间、分辨春茶秋茶,以及辨明点茶之水来源和品质为主。
带有游玩乐趣,更有助于当时茶叶品质和点汤技艺的提高。

茶室的普及
明清时候的茶室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大众的认可品茶馆的功能也更加丰富。

茶室的衰败与复兴
茶室在晚清到民国初年期间,仍依旧兴盛。
但经历了战争的磨难和打击之后,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
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茶室才开始慢慢复兴开来。

中日茶室的差异
提及茶室就不得不说中日茶室之间的差异,有人用一句话简单概况二者区别。
中国:哪里有茶喝哪里就是茶室;日本:哪里有茶室哪里才有茶喝。

中国是茶的祖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向世界各地传播时较早地传入日本列岛。
而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广东潮州,潮州具有东方文化之韵味。
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蕴。日本茶道吸收了其茶文化的精髓并结合自身文化特点。
中式茶文化
在中国,有客人来访,沏茶、敬茶都是必不可少的礼仪。
“以茶代酒”,更能显出茶在中国的地位如何。
中国人饮茶更注重是一个“品”字,不单是鉴别茶的优劣,更是有着精神层面的神游遐想。
给茶文化赋予了一种哲学意义,
先人们更是经过了千年的研究与品味,形成了只属于我们独有的茶文化。
中式茶具

中式茶室
中式茶室在装饰上通常会用到大量的中国元素,
比如明清制式的圈椅,中国独有的水墨画,并且很多茶室会添置民俗乐器。

日本茶文化

起初是由唐代僧人鉴真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由此日本得以生活水平安逸,随即茶文化的传播开去,
日本的民众与上层社会都流行起了品茶的习惯,茶道由此而生。
日本人对于茶是尊敬的,甚至是膜拜的。因为茶,给予人们极大的精神寄托。

日式茶具
中国宋代点茶传入日本,其主要操作和器具依然沿袭宋代的规范。
茶筅也随之传入日本,同时根据自身需求而增添了其他器具,
发展成为日本茶道并沿用发展至今。

日式茶室
茶室为了茶道所建的建筑,大小以四叠(塌塌米)半为标准。大于四叠半称做“广间”,小于四叠半者称作“小间”。


中国和日本在茶文化上的区别,就在于对茶本身的态度,日本更多的是敬畏,把茶当成一种修行。
中国是把茶当做一种体验和享受,用身心去感受茶带来的方式和乐趣。
发展至今,现代的茶室设计更多元化,那到底怎么打造一个家用茶室呢?
茶室设计案例
茶室的种类多种多样,茶室设计的基本要素万变不离其宗。
茶室的打造,更注重心境和自然环境的契合。
古代人大多喜欢将茶席设在松柳泉石之畔,一席、一炉、一茶壶,孤身或三五人小聚都可以;
或者是在寺院庐舍里,窗外面对着竹林芭蕉然后饮茶听雨。

对于喝茶的仪式感,每个人的饮茶目的和需求不同,
格外讲究茶的用水、温度、茶具,手法等等。
在采光良好、空气流通的地方品茶,环境色选用白色、原木色、米黄色等等的效果较佳。
家居选用竹、木、藤等材质,茶席周边预留电线插头便于煮茶。
茶桌与坐具材质的选择
茶桌和坐具可以说是茶室基本的构成物,
以自然清新为其主要特点,来表现一种平淡、纯粹、含蓄的生活境界。
在茶座和坐具的材质选择上,往往以实木、竹、麻、稻草等为主要材料,
既能显示室内装饰的精致,同时也很环保,带来大自然的清新气息。


装饰物的妙用与格调的呈现
茶具&装饰
茶室有四雅 :茶具、器物、盆景、水墨画
茶具,即茶壶、茶杯、茶勺等也引申到茶笋、茶籝、茶灶、茶焙、茶鼎等器具。

装饰物可分为摆件、挂件等,绿色植物、插花、雕刻品、雕塑品、金银器、古铜器、瓷器、陶器、玉器、琴棋书画等等。
都可以作为选择甚至你还可以利用农人的蓑衣、渔具、磨盘,或南瓜、葫芦等瓜果蔬菜来营造一种浓郁的田园气息。
也可以运用少数民族的毛毡、江南情调的蓝印花布、老北京的泥人或者剪纸、脸谱、织绣等地方民俗品、工艺品,来表现地域风俗,
打造富有地缘特色的茶室,都是极其富有情趣的。


下面一些不错的茶室案例分享,供大家欣赏参考。
茶室设计案例欣赏
中式



日式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的装修知识,请敬请密切关注我们,我们会竭尽所能为大家分享更优质的内容。
内容转载于文摘,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联系我们

珠海市优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紫荆路343号港基大厦北二楼
邮政编码:519000
电话:0756 - 8888098
http://www.zhyoqi.com
